今日头条媒体实验室公布2017中国媒体人数据使用陈诉

时间:2023-02-21 08:09 作者:欧宝体育app官方入口最新
本文摘要:转发此文,并截图发给媒体实验君,即有时机获得VR眼镜。13世纪,法国的讣闻、法律甚至鲜葡萄酒上市的消息都依靠口头流传,这是其时欧洲最主要的新闻流传方式,直到15世纪,古登堡印刷术的泛起让大规模的文字流传成为可能。 文字这种记载方式让新闻客观性获得了大幅提升。到了互联网时代,虽然文字依然是新闻最主要的表达形式,但一种更为抽象的信息表达形式正在新闻界普及——数据。古登堡和他的印刷机在已往的几年间,大数据逐渐从一个热门观点落地为可举行商业变现的详细业务。

欧宝体育app官方入口最新

转发此文,并截图发给媒体实验君,即有时机获得VR眼镜。13世纪,法国的讣闻、法律甚至鲜葡萄酒上市的消息都依靠口头流传,这是其时欧洲最主要的新闻流传方式,直到15世纪,古登堡印刷术的泛起让大规模的文字流传成为可能。

文字这种记载方式让新闻客观性获得了大幅提升。到了互联网时代,虽然文字依然是新闻最主要的表达形式,但一种更为抽象的信息表达形式正在新闻界普及——数据。古登堡和他的印刷机在已往的几年间,大数据逐渐从一个热门观点落地为可举行商业变现的详细业务。

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传统企业,都在迎接数据带来的改变,媒体行业也不破例。如同百年前印刷新闻的普及、采访报道方式的泛起一样,数据的使用为新闻报道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宽,数据不光在影响机构媒体的专业新闻生产,也在影响自媒体人的内容创作。数据既成为一种内容表达形式,也是辅助内容创作的一种工具。

今日头条媒体实验室此次团结新京报传媒研究、刺猬公社、蓝媒汇配合提倡了2017年中国媒体人/自媒体人数据使用观察。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研,配合探讨数据这一正在兴起的信息表达形式对于内容创作者的意义,从中看到媒体人的创作方式正在发生哪些转变,在此历程中,他们如那边理数据与新闻伦理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的调研中,我们把数据界说为两种,一种是为内容提供素材,为新闻报道提供线索的数据,如宏观经济数据、股票数据等,另一种是内容流传历程中发生的用户数据和舆情数据,资助内容创作者贴近用户需求。

本次调研接纳线上问卷观察(问卷星)和线上线下访谈两种形式,问卷派发通过头条号平台和微信平台举行,对媒体人共收到587份有效问卷,对自媒体人共收到1218份有效问卷。线上线下深度访谈共10人。本观察所指机构媒体人包罗纸媒、广播电视以及传统媒体旗下新媒体,不含商业营销公司。自媒体人以头条号创作者为主。

看法 · 95%以上媒体人/自媒体人认为数据重要我们的问卷观察显示,在受访的媒体人和自媒体人中,95%以上的人认为数据对于新闻创作重要或者很是重要。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这种重要性从何而来?受访工具中,54%的媒体人和56%的自媒体人数据最能发生的效果是“掌握读者/用户信息,优化流传推广”,该选项占比最高;其次是“为内容提供素材,内容质量提升”,选择该项的媒体人和自媒体人划分在各自群体中占比38%和39%。

为了更好地使用数据,媒体人和自媒体人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数据源,划分占比50%和54%,其次是技术能力,划分占比21%和26%。另外,相比自媒体人,媒体人更看重其中人才因素,媒体人中选择该项的比例比自媒体人横跨6个百分点。新闻业既往富含有质感的现场形貌和看法表达,但往往过于欠缺量化的数据支撑,大数据的浪潮得以让新闻越发理性和可信。媒体人作为最先能触摸到时代和技术脉搏的一个群体,应该更努力的去接纳这个新技术新领域,互联网短暂却血雨腥风的生长史一直在教育我们,历史潮水不进则退。

——DT财经主编 王小乔准确的数据是记者掌握问题、明白问题的基础,记者在报道事件时,有数据作为支撑,是最好的表达选择之一。许多优质报道都是基于数据来获得基础质料,从而得出更全面、准确的结论。——《财经》杂志记者 熊平平《新京报》的许多报道都涉及数据,也开设有相关的数据新闻栏目。

在移动互联时代,报道中恰当地使用数据会让信息简明直接,易接受,易流传。至于阅读反馈等相关数据,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相识受众的阅读偏好,使用习惯等,也可以让我们制作的内容更有针对性。

——《新京报》传媒研究院总监 李晨使用 · 近三成媒体人每周使用数据频率三次以上数据作为对客观事实的逻辑归纳,意味着更为准确的内容。数据已不再是数据新闻团队专属的创作素材,对于普通记者来说,使用数据举行报道正在成为一种新闻操作习惯。通过数据的汇总和分析,个案之间的潜在关系被重新组织,从中挖掘出新闻线索,这是普通采访所无法到达的。媒体人和自媒体人使用数据已经十分普遍,有27%和33%的受访媒体人和自媒体人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数据使用习惯,其数据使用频率在每周三次以上。

有38%和40%的媒体人和自媒体人不定期使用数据。媒体人的专业配景与数据使用频率之间没有显著相关,自媒体人的专业配景与数据使用频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其中,社会科学、工科配景的自媒体人数据使用频率更高。注:卡方磨练(Chi-square test)效果媒体人:X-squared = 19.017, df = 15, p-value =0.213,n=587自媒体人:X-squared = 42.963, df = 15, p-value =0.0001596,n=1218媒体人的从业年限与数据使用频率之间没有显著相关,自媒体人的从业年限与数据使用频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其中,2年以上从业履历的自媒体人相对于2年以下从业年限的自媒体人数据使用频率更高。注:卡方磨练(Chi-square test)效果媒体人:X-squared = 14.835, df = 12, p-value =0.2506,n=587自媒体人:X-squared = 25.696, df = 12, p-value =0.01185,n=1218对于差别领域的数据,媒体人和自媒体人的数据需求出现出差异:在媒体人最希望获得的数据类型中,占比前三的依次是行业数据、自身读者/用户数据和舆情数据,而在自媒体人中,占比前三的依次是自身读者/用户数据、行业数据和宏观数据。相较于机构媒体人,自媒体人对于舆情数据的敏感水平更低,而对于自身读者/用户数据的敏感水平更高。

受限于平台影响力、公信力以及资源积累等因素,自媒体人在举行外部数据公司互助时泛起显着劣势。直接从数据方获得数据的方式在自媒体人中占比24%,低于媒体人19个百分点;有61%的自媒体人与外部数据公司没有过互助,高于媒体人16个百分点。对此,我们访谈了几位有代表性的媒体人、自媒体人和数据公司从业人员,看他们在举行数据互助时主要考量哪些因素。

汹涌的运营团队会与数据公司互助,但我们的角色主要是作为产物需求方,通过数据去相识我们的产物定位,做数据输出的业务还比力少,在计划中。——汹涌新闻美数课卖力人 吕妍我们平时会看今日头条媒体实验室、微博指数、搜狗指数、百度指数的数据。

但现在没跟大数据公司互助过,也没找到这方面的渠道。数据使用历程中遇到的比力大的问题是:我们会简朴使用数据,但不够规范和专业,缺少同行交流和学习。——某视频自媒体创作者极海前期与媒体互助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容互助,极海提供数据及可视化支持。

例如与人民日报、界面新闻、今日头条等互助的数据新闻;另一种则是市场运动互助,例如线下沙龙、行业角逐等。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自媒体,极海很是愿意与大家一起用舆图通报数据价值。互助时,首先思量的是互助内容是否切合极海定位。

其次希望能够通过恒久的互助为社会生发生活、行业生长带来资助。——极海纵横运营总监 魏倩技术 · 79%的媒体人准备或正在学习数据技术Excel是媒体人和自媒体人最普遍使用的数据工具,两个群体使用差别数据工具的比例相差不大。Python、R两门编程语言在两个群体中的使用比例较低。两个群体都有50%左右的人有学习相关数据技术的计划,但不知道从何学起。

没有学习数据技术计划的人在媒体人和自媒体人两个群体中划分占比29%和27%。数据技术短板不仅是中国媒体人面临的逆境。

Google News Lab针对全球记者的调研显示,对于“什么因素在阻碍新闻媒体人的数据使用”的问题,选择“缺乏数据分析能力”的受访工具占比最高,到达32%。数据新闻 · 中国数据新闻团队的运作数据新闻在中国已经不是一个生疏观点。从2011年开始,中国门户网站率先举行了数据新闻实验 ,今后,包罗中央电视台、新华社、财新等媒体都开始了数据新闻实验。

经由近几年的生长,中国的数据新闻作品在数据挖掘、信息设计、前端可视化等多方面都泛起了显着提升,逐渐与国际接轨。在受访媒体人中,表现所在机构有建设数据新闻团队的人占比32%。对于中国媒体来说,只管精彩的数据新闻团队已经涌现,但建设数据新闻团队仍不是普遍现象。

数据新闻涉及新闻选题履历积累、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可视化、前端交互等多方面事情,大部门时候由团队完成数据新闻作品。但另一方面数据新闻作品的流传量相较于文字稿件并没有显着优势。保持一支数据新闻团队的运作对媒体来说是一笔不小开支。

那么,中国媒体是如何面临这一逆境的呢?我们对中国较为典型的几家媒体的数据新闻团队举行了访谈,从中比力各个团队在运作上的差异和共性,尤其是在营收模式上有何特点。本部门访谈工具划分为第一财经旗下DT财经主编王小乔,第一财经旗下新一线都会研究所主编沈从乐,汹涌新闻美数课卖力人吕妍,南方都市报数据新闻事情室卖力人邹莹。

伦理 · 数据与新闻伦理移动设备正在成为最重要的前言载体之一。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统计,停止2017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7.24亿,手机上网人群在网民中占比96.3%。基于电子前言,人的阅读行为已经被广泛而准确地记载,舆论变化和新闻热点变化可以通过数据被越发细致地出现。

在此基础上,用户对差别新闻题材的关注度也开始反向影响媒体的议程设置。舆情数据已经成为媒体人、自媒体人的重要参考依据,阅读量等数据指标也成为流传效果量化的重要指标。生产出一篇刷屏的作品可能会让内容创作者兴奋不已,但对于新闻生产者来说,专业的新闻叙事和流传效果之间存在矛盾吗?我们对一些新闻从业者举行了访谈,先容在他们的日常新闻实践中,如那边理新闻作品的数据体现、记者考核与新闻专业主义之间的关系。对于数据新闻作品,阅读量不是唯一目的,我们希望部门产物能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群。

——南都首席编辑、数据新闻事情室卖力人 邹莹毫无疑问,在新闻人眼里,新闻伦理是第一要义,新闻的数据体现及其背子女表的商业利益是第二要义。但这两者之间有一个平衡点和界线,这个界线在每个实际操作者的手中和心中。

用数据评判记者和编辑的事情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但现在也没有比它更合理的工具。综合读者评价、业内评价也许能一定水平修正其不合理之处。——DT财经主编 王小乔我们内容部门还是思考内容价值,我们不太从谋划的角度思考问题,否则恒久下来内容与谋划的界线就会很模糊。

采编与谋划之间是有防火墙的。我们会看流传数据,但不会特别凭据这些数据来调整选题。

现在许多爆点选题并没有可复制性。——汹涌新闻美数课卖力人 吕妍一方面媒体肯定要生产有公共价值的内容,这是职能所在,另一方面也要生产高流量、高阅读量的内容,去笼络更多的用户。

本质上是不矛盾的,有更多用户后就有更大的影响力,所生产的有公共价值的内容才会更能发挥作用。——某地方党媒主任助理阅读量我们会很关注,究竟流量时代。但阅读量不是权衡记者事情的主要指标,好比有的选题比力庞大,庞大、专业的工具看的人自然少。评价记者事情主要还是看劳动时间。

——某媒体数据新闻卖力人我们会关注阅读量,但这并非是我们体贴的唯一数据。作为传统媒体,媒体责任仍然是第一位的。我们首先需要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固然,我们会凭据数据反馈的情况适当调整内容的体现形式,让受众更易接受。但看待严肃新闻,好比揭黑报道,我们的表达就必须切合专业、理性、客观、平衡、逻辑严谨等这些报道原则,而不能被阅读数据所左右。

——《新京报》传媒研究院总监 李晨在今天的技术配景下,媒体生态正在发生重要厘革,技术不停重构内容生产、平台分发和受众消费三者之间的关系。数据在媒体界的广泛应用只是其中的一个议题。未来,今日头条媒体实验室将连续关注媒体转型及内容业创新,为大家带来更多前沿资讯及研究,并依托媒体实验室产物,为内容创作者提供数据服务。

接待关注。本次调研期间,我们从填写问卷的媒体人/自媒体人中抽取了10位幸运受访者,赠送媒体实验室专属VR眼镜和《2017中国媒体人/自媒体人数据使用陈诉》纸质版。

以下是获奖名单,请获奖者与媒体实验君联系。获奖名单:@魏子敏 Miggy,@涛哥,@Y,@莫鸿猷,@拖地哥 ,@囚徒, @长清, @ 九天萧狼, @Elliot, @诺~宸宝物~ 没有中奖?不用着急。如果你耐心看完此文,以为有分享价值,接待转发本文,并截图发给媒体实验君,我们将从中再抽取10位幸运读者,赠送媒体实验室专属VR眼镜和《2017中国媒体人/自媒体人数据使用陈诉》纸质版。


本文关键词:欧宝体育app官方入口 组词.xuenb.com,今日,头条,媒体,实验室,公布,2017,中国,人

本文来源:欧宝体育app官方入口最新-www.whshimujiaju.com